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儿科蒋志华主任:这种“不听话”的疾病在春季高发!如何帮助4-14岁的孩子避免呢?_治疗_郝好_父母

母婴育儿 2024-04-11 浏览(163) 评论(0)
- N +

近年来,门诊抽动症患儿越来越多。大部分是4-14岁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很聪明,但他们因为抽搐而被嘲笑,这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心理和正常生活。而且每个抽动症患儿的情况都不一样,治疗的复杂程度也不一样。

孩子在眨眼和尖叫吗?

浩浩(化名)一直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上课经常不专心听讲、挤眉弄眼,有时还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影响上课。课后他什么都不会做,考试成绩经常在班上垫底。......

为此,浩浩的父母非常苦恼。他们又打又骂,希望他改正坏习惯,但没有效果,孩子的症状更严重了。我去了当地医院并用西药进行干预,但眨眼、嗅嗅和声音异常的症状持续了2年多,并反复了半年多。

▲姜志华主任看诊中▲导演蒋志华正在看病。

后来,浩浩的父母在网上找到了复旦儿童医院的信息,来到蒋志华主任的诊室。经过详细问诊、注意力评估、抽动障碍诊断量表和脑电图等一系列检查,浩浩被诊断为儿童中度抽动障碍。

蒋主任根据浩浩的情况,制定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行为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系统改善浩浩的抽动症状。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浩浩去医院复查,注意力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抽动症状改善了很多。蒋主任告诉家长,所有西药都可以停。

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提醒家长,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和刻板动作,如频繁眨眼、做鬼脸、摇头、耸肩、咳嗽、清嗓子等。,这在学龄前和学龄前儿童中更常见。

抽动障碍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

心理行为疗法:

患有抽搐的儿童通常会因为眨眼等抽搐症状而感到自卑。自卑的症状越紧张,症状越严重,越容易紧张。孩子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感到痛苦,无法自拔。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专业的指导来打破恶性循环。

展开全文

许多心理不良行为和抽搐可以通过心理行为疗法来改善,并可以改善儿童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理解力和学习能力。

药物疗法:

对于影响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重度抽动患儿,当单纯的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注意:药物治疗应有一定的疗程和适当的剂量,不宜过早换药或停药。

为什么春季儿童抽动障碍高发?

蒋主任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抽动症的关键病机是肝风内动,用通俗的术语解释就是神经不稳定。

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孩子们受到周围社会环境和父母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压力很大。一些抗压能力差、情绪起伏大的孩子容易肝气郁结、肝火旺盛,导致肝风内动。

此外,春天在五行中属于木,人体五脏中的肝也属于木,因此春气经过肝脏,肝气在春天上升,这为抽动障碍的发作增加了不稳定性。恰好春季是开学季,无形中增加了压力,会加重抽动障碍的病情。

其次,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而且过敏原增多,因为抽动障碍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如果孩子经常过敏,很容易引起神经和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抽搐发作。

最后,春季降水增多,湿度变大,容易伤脾胃。脾胃属中医五行,空气中水分过多,引起肝木不适,抽动。

如何避免儿童频繁癫痫发作?

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蒋志华主任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1.规律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当孩子进入深度睡眠时,抽搐就会停止。高质量的睡眠有利于白天精力充沛,抽搐不易发作。

2.规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不玩刺激的游戏;

3.做好父母的自我情绪管理,每天尽可能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更多关爱,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

4.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爱好,并保证户外活动(慢跑、散步、体操等。)每天一定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5、多吃新鲜蔬菜,多吃土壤中的根茎类,如土豆、白萝卜;避免刺激性饮食,如辛辣、咖啡、碳酸饮料、巧克力等食物。

6.做好孩子的情绪引导,多鼓励孩子并建立信心;

7.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来帮助缓解焦虑。

家长面对抽动孩子,也不要过分关注,避免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对于抽动症,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不仅会继发学习困难,甚至会影响心理、社交,给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和负担。

标签: